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烟草小说网 www.ecxs.net,最快更新糜汉最新章节!

p; 刘封在思索败敌之策的时候,他情不自禁的想到了近年来,在天下间最著名的那场守城战例——公安之战。

    公安之战不要说在近年来,就是在数十年战乱不休的天下间,也是一场极为成功且著名的守城反击战例,并且这场战例对当世的格局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。

    公安一战令江东元气大伤,数年之内都无法恢复元气。

    这一战的最大意义在于,让江东孙权从此对大汉称臣纳贡,彻底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,也让大汉能够集中全部的精力,应对北边的强敌曹魏。

    可以说若没有这场大战,大汉就没有接下来的西城大战与襄樊大战的胜利。

    自这一战发生后,天下将领凡是守城之时,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这场战例,想着从其中学到些什么。

    刘封自然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而身为刘备儿子的他,也更能知道那场公安大汉前后的全部始末。

    当回忆起公安之战的全部细节后,刘封很快就从其中得到了启发。

    糜旸当初一开始是怎么打公安之战的呢?

    当年吕蒙先是派出江东大将孙桓作为先锋前往公安,而当时的糜旸力排众议决意亲自领军出城迎击孙桓所部。

    据关平后来的讲述可知,糜旸当时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一句话——守城,守得便是人心。

    后来发生的事,也完全证明了糜旸的判断。

    在击败孙桓所部后,公安的军心得到了极大的提振,并为将来的连续数月抵抗吴军,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   而当下剑阁面临的情形,虽与当年公安面对的有着不同,但有一点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在曹洪率数万魏军到来后,剑阁的军心,显而易见的受到了极大的波动。

    若是不想办法尽快提振剑阁内的军心的话,那么剑阁是没办法长守的。

    而当下的刘封,有没有可能做到主动出击魏军并且取得胜利这一点呢?

    是有可能的。

    或许曹洪是宿将,不会像年轻的孙桓一般,犯下轻敌的致命错误,但现在曹洪大军正处于安营扎寨的过程中。

    魏军人数是多,但他们人数越多,代表着他们想在狭窄的山道中安营扎寨,就越是要耗费许多时间。

    而在这段时间中,魏军大部都会处于阵型杂乱的状态之中。

    这一点,便是刘封的机会。

    优秀的将领,会善于学习优秀的战例,但学习绝不是一味的模仿!

    在想到这一点后,刘封的精神开始振奋起来。

    他是不善守,但兵无常势,他为何一定要执着于守城呢?

    精神振奋起来的刘封,让人召唤来心腹将领,开始具体商讨起下一步的作战计划。

    就在汉中的战局呈现汉魏两军相互对峙的态势之时,刚刚随同大军到达阴平县外的姜维,也出乎意料的收到了两封信。

    经过多日的修养,姜维腿上的伤势已经痊愈,这让他能够再度随军参战立功。

    可姜维刚到阴平县外,他便收到了杨阜送来的一封信。

    这是从陈仓出发之后,杨阜第一次主动联络姜维。

    对于自己的恩主来信,姜维还是十分重视的。

    当他打开杨阜的来信看过之后,发现信中并没有异常的内容,杨阜在信中只是让他一定要好好跟随郭淮建立功勋,争取得到郭淮的赏识。

    杨阜之所以会写这封信,还是因为他心中的自疑。

    自疑之下的人,难免会想寻找盟友,而郭淮便是杨阜心中最好的盟友。

    杨阜让姜维争取立功,一方面是为姜维好,一方面是为让郭淮继续赏识姜维,最好能将姜维引为心腹。

    这样纵算将来曹真想处罚他,凭借着同为世家及姜维的纽带关系,郭淮也会在曹真面前为他美言。

    当然姜维并不知道杨阜写这封信的缘由,他只以为杨阜只是单纯的叮嘱他要多为大魏立功,于是姜维将杨阜叮嘱的话,深深地记在了脑海中。

    若是杨阜的这封信是在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的话,姜维收到的第二封信则是让他诧异不已了。

    这封信是来自于阳平关,是糜旸亲自写给姜维的。

    姜维在得知糜旸有信件送给他后,整个人都是懵懵的。

    尽管志向远大的姜维暗自在心中将糜旸当做他的敌手,可在明面上糜旸与他的地位、声望犹如云泥之别,姜维实在想不到糜旸为何会突然写这封信给他。

    在收到糜旸来信的一瞬间,姜维心中不禁浮现一个想法:

    “汉白鹿竟知天下有幼麟乎?”

    除去疑惑与惊讶之外,姜维心中还有着窃喜与激动。

    糜旸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,能得到这种人物的亲笔来信,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呢?

    在复杂的心情之下,姜维打开了糜旸的来信。

    看完信中的内容后,姜维得知了糜旸写这封信的缘由——原来是那次与马超的交战后,马超因为赏识他特意将他的存在告知给了糜旸。

    而糜旸在得知他能得到马超的赏识,并且得知他的父亲是为了守护大汉国土而战死后,便动了心思想写信与他相交。

    尽管糜旸的理由不是那么站得住脚,但姜维最后还是选择相信。

    毕竟季汉中的人,是一群富有理想的人,他们会对大汉忠臣之后有着好感很正常。

    就像当年刘备选择刘封为他的继子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重刘封乃是忠义之后。

    不然天下间汉室宗亲那么多,刘备又何必选择一个外姓人作为继子?

    刘备都有这样出乎意料的举动,身为他弟子的糜旸有类似的行为,那更是正常至极了。

    况且若不是这个理由,糜旸为什么会突然写信给他呢?

    难道是想要千方百计的拉拢他?

    这无疑是个笑话。

    姜维虽自傲,却不自大。

    他与糜旸之间的身份差距太大,能让糜旸动心思拉拢的人至少也该是郭淮那个层面的人物。

    像他这样有些名声的隽才,益州没有一千也有八百,糜旸完全没理由这么看重他。

    在去除心中的疑心之后,姜维便开始书写起给糜旸的回信。

    当世是极为看重礼节的,糜旸这种大人物突然来信,姜维无论如何也得回信一封以示感谢。

    守礼是身为一个世家子弟最基本的操守。

    但姜维不知道的是,在他的回信还未发出的时候,糜旸给他写信的这件事,就已经被郭淮知道了。

    也许是上天眷顾大汉,在糜旸书信到达的时候,杨阜书信也在这几日到达。

    在得知杨阜与糜旸短时间内皆不约而同给姜维递送书信后,郭淮的眼睛眯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从来不相信巧合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